
j9九游会中国产ECMO系统获欧盟医疗器械认证
j9九游会 新华社布鲁塞尔/广州1月27日电(记者马晓澄 丁英华)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近日获得欧盟认可的南德认证检测公司认证,意味着该产品符合欧盟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要求。
深圳汉诺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ECMO系统,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高端医疗装备,2023年在国内获批上市,打破了欧美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局面。
据该公司介绍,此次获得南德认证检测公司认证的ECMO系统包含4个产品,分别为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套包、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和一次性使用离心泵泵头。该系统既可用于医院内部的辅助支持,也可用于救护车转运等紧急情况。ECMO套包使用时长可达14天,能满足临床上绝大部分使用需求。
南德认证检测公司是欧盟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可依据欧盟医疗器械法规,为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严格的合规评估与认证服务。

j9九游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转型升级 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
j9九游会 北京市丰台区花卉栽培历史长达800余年,有着“花卉之乡”的美誉,是北方地区重要的花卉集散地和现代花卉产业集聚区。坐落在丰台区的北京花卉交易中心,服务范围广泛,覆盖京津冀乃至全国的花卉市场,是国内花卉流通贸易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形成了集花交易、花科技、花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创新载体,推动当地花卉产业从传统种植批发业态升级为集研发、生产、销售、观光、服务于一体的花卉生态全产业链,持续助力北京“花园城市”建设。
目前,北京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065个,公园游憩体系初具规模,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全民参与植树造林已成新传统,社会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预计到2030年,北京花园城市景观格局和风貌特色将初步彰显。
记者:夏子麟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j9九游会新春走基层丨高铁建设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j9九游会 1月15日,中铁二十局的工人在西渝高铁康渝段明灯山隧道内施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间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连接川渝两地的成渝中线、成达万和西渝高铁康渝段三条高铁建设正酣,施工单位努力抢工期、抓进度。三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pagebreak
1月20日,中铁二十局的工人在西渝高铁康渝段北屏隧道进行钢筋绑扎作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间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连接川渝两地的成渝中线、成达万和西渝高铁康渝段三条高铁建设正酣,施工单位努力抢工期、抓进度。三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pagebreak
1月20日,中铁二十局的工人在西渝高铁康渝段北屏隧道掌子面进行施工作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间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连接川渝两地的成渝中线、成达万和西渝高铁康渝段三条高铁建设正酣,施工单位努力抢工期、抓进度。三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pagebreak
这是1月15日拍摄的位于四川省达州市的由中铁四局承建的西渝高铁康渝段铜钵河特大桥(左)和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成达万高铁铜钵河特大桥(右)以及连接线(中)(无人机照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间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连接川渝两地的成渝中线、成达万和西渝高铁康渝段三条高铁建设正酣,施工单位努力抢工期、抓进度。三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pagebreak
这是1月16日拍摄的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的成达万高铁嘉陵江特大桥(无人机照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间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连接川渝两地的成渝中线、成达万和西渝高铁康渝段三条高铁建设正酣,施工单位努力抢工期、抓进度。三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pagebreak
1月18日,中铁十一局的工人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进行隧道泵浆作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间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连接川渝两地的成渝中线、成达万和西渝高铁康渝段三条高铁建设正酣,施工单位努力抢工期、抓进度。三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pagebreak
1月18日,中铁十一局的工人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进行盾构机掘进作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间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连接川渝两地的成渝中线、成达万和西渝高铁康渝段三条高铁建设正酣,施工单位努力抢工期、抓进度。三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pagebreak
1月16日,在中铁五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制梁场,施工人员为箱梁浇筑混凝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间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连接川渝两地的成渝中线、成达万和西渝高铁康渝段三条高铁建设正酣,施工单位努力抢工期、抓进度。三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pagebreak
1月16日,在成渝中线高铁制梁场,中铁五局工作人员对生产好的箱梁进行巡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地间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建设快速推进。眼下,连接川渝两地的成渝中线、成达万和西渝高铁康渝段三条高铁建设正酣,施工单位努力抢工期、抓进度。三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压缩成渝城市群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质增速。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j9九游会北盘江迎来“横竖都是第一”的新桥
j9九游会 新华社贵阳1月22日电(记者向定杰)北盘江,近年因桥梁跨越而声名鹊起。
2016年,滇黔两省交界处,因修建杭瑞高速而诞生的“北盘江第一桥”正式建成。其桥身全长1341.4米、主桥跨径720米、桥面距谷底垂直高度565.4米,一时赢得了“世界第一高桥”的称号。
2025年1月17日,北盘江上一座新的悬索桥成功合龙。它把长度、跨度、高度分别刷新到了2890米、1420米、625米,这就是花江峡谷大桥。
花江峡谷大桥,因选址在花江大峡谷而得名。其桥梁高度居世界第一、主桥跨径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被誉为“横竖都是第一”。
乘坐施工电梯,记者爬上262米高的大桥主塔眺望,只见峡谷深邃,云雾缭绕。北盘江,宛若一条丝带,蜿蜒在有“地球裂缝”之称的花江大峡谷中。
1月17日,花江峡谷大桥举行合龙仪式。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
记者在施工现场了解到,自2022年1月开工以来,已有2300多名工人先后参与这项“超级工程”的建设。
投资建设方贵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洪举说,无论是从前期的规划设计、方案比选,到随后的桥梁施工、服务区建设,还是贯穿始终的材料选择、精细控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关各方的团结协作、攻坚克难。
最高可达14级的瞬时风、超过40万立方米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总重量逾2万吨的钢桁梁吊装……一个又一个难题的破解,饱含着建设者的心血和智慧。
“我们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超高混凝土泵送、轻型煅焊结构索鞍、大吨位智能缆索吊等技术,开展了超大跨径猫道抗风研究及山区峡谷风研究等,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大桥质量、推动行业进步。”花江峡谷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刘豪介绍。
1月17日,花江峡谷大桥配套建设的云渡服务区。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
开车走两个多小时盘山路才能穿越的峡谷,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后,开车只需约两分钟。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陈健蕾介绍,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这座大桥完全由国人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并使用国产建材。
按照规划,今年下半年,花江峡谷大桥投用时,配套建设的云渡服务区、贵州北盘江流域桥梁展示中心、三叠纪地质主题展览、悬崖民宿酒店等设施也将同步建成运营。花江峡谷大桥,将打开“桥旅融合”的新实践。